浅析支原体肺炎疫苗在我国猪场中的应用及问题
点击: 网友评论: 时间:2018-04-20 来源:猪兜 作者:姚京京

(猪兜 姚京京)猪支原体肺炎又称为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我国大部分地区称之为猪气喘病或喘气病,主要临诊症状是咳嗽和气喘。它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的呼吸道传染病,不会导致感染猪群的高死亡率,但会造成猪肺部实变和功能受损、猪群生长缓慢、料肉比增高、出栏重降低等情况,增大养殖成本,带来较大经济损失。本病在猪场中普遍存在,尤其在冬春季节,气候骤变、寒冷阴湿、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继发感染等原因,可使病情加重,致死率增高。
喘气病主要靠疫苗进行控制,此类疫苗分为灭活疫苗和活疫苗。据不完全统计,灭活疫苗使用率在80%左右,免疫方式为肌肉注射,且多为国外动保企业生产;活疫苗使用率较小,免疫方式有滴鼻、胸腔和肺部注射,多由国内动保企业生产。
喘气病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猪场规模越大,影响越大。为了帮助广大养猪朋友们了解该疫苗在猪场中的应用情况,笔者结合网络、电话与拜访等手段,对当前我国猪场中支原体肺炎疫苗(以下简称支原体疫苗)的使用情况及原因进行简要调查和总结。


1 网络数据统计
1.1 已知公布信息统计
根据2017年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和农业农村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生猪头数按照7.2285亿、支原体疫苗批签发26264.11万头分、每头猪免疫2次,以此来计算,支原体免疫率在18.17%。但实际上,由于灭活疫苗一针型和活疫苗的使用比例在不断提升,实际免疫率应不少于20%。
1.2网络调查统计
其中:1代表不使用,觉得没必要;2代表使用过但停了,感觉效果不太好;3代表使用,感觉效果较好;4代表单独使用效果差,需要联合圆环同时使用。
 

1.png

图1 网上投票结果


2018年3月21日到3月24日,笔者在网上发起不记名投票,共计约100人参与本次投票。结果显示:28%的人认为没必要使用支原体疫苗,33%的人尝试过使用该疫苗但感觉效果较差。也就是说61%的人没有使用支原体疫苗;23%的人觉得该疫苗使用效果较好,16%的人认为该疫苗联合圆环疫苗,共同使用的效果才好。也就是说39%的人在使用支原体疫苗。
 

2 实际走访结果
笔者沟通了从新疆、东北到河南、浙江、海南等地的几十个专业育肥者、小规模、中等规模、较大规模自繁自养猪场和种猪场,得知我国部分猪场中对于支原体疫苗使用情况及原因。
2.1 专业育肥者
基本上,我国的专业育肥者没有使用支原体肺炎疫苗,仅在购买猪苗的时候把是否免疫支原体作为一项备选指标。
原因在于:
第一,意识原因。由于缺乏系统的统计和对比,多数专业育肥者认为猪支原体肺炎对于育肥猪的危害不够明显,因而选择不免疫。
第二,成本和疫苗原因。针对支原体灭活苗,无论是两针型还是一针型,均需要几十元的成本,很多人无法接受此价格,选择不免疫;弱毒活疫苗,滴鼻免疫已经错过最佳时机,因而无法操作。胸腔注射和肺部注射,免疫难度大,不利于操作,因而也选择不免疫。
第三,模式原因。由于专业育肥者是通过外购仔猪来进行育肥的,掌握的养殖技术不够多。一旦猪场疫病增加,他们更多考虑的是提升外购仔猪的品质,对于免疫程序调整较少,且不会选择高价疫苗。
2.2 小规模自繁自养者
母猪存栏在几头到100头左右的小规模自繁自养猪场,通常不使用支原体疫苗。
原因在于:
第一,意识原因。此类养猪朋友从众心理较强,免疫程序基本参考周围其他猪场情况,整个村庄的猪场进行统一调整的难度大。
第二,成本和疫苗原因。进口疫苗成本高,多数猪场无法接受,且增加工作量;灭活疫苗虽然成本不高,但胸腔和肺部注射操作难度大,更重要的是该规模的猪场并没有专门的技术老师进行指导,无法保证全群免疫的成功率和效果。
第三,效果原因。同专业育肥者相同,没有智能化软件进行监控和统计,更加不容易发现猪群咳喘程度、料肉比、生长速度等方面情况。该规模的猪场无法实现全进全出,猪群的整齐度不高,免疫后抗体产生水平不一,对于育肥前期的咳喘缓解效果不明显。即便最后解剖情况有所改善,但仍认为改善效果不大。
2.3 中等规模自繁自养者
母猪存栏在200头到500头的中等规模自繁自养猪场,会考虑使用支原体疫苗,他们与活疫苗厂家合作较多,经常进行尝试性试验。通常在试验阶段,疫苗厂家会帮助猪场进行免疫和使用。但试验结束后,继续使用的猪场较少。
原因在于:
第一,意识原因。该规模的猪场已经具备一定的防控意识,但只是部分猪场会进行支原体疫苗免疫,且并不是全年免疫,南方地区只在每年11月到次年4月之间使用,而北方地区在5月到9月份使用。
第二,疫苗和操作原因。因为多与国内动保企业合作,因此采用活苗免疫较多。虽然没有成本问题,但仔猪滴鼻效果的认同度不高且操作麻烦,胸腔和肺部注射操作难度大,需要疫苗厂家技术老师的协助。因此,常常在技术老师离开后,该猪场停止支原体疫苗免疫。
第三,效果原因。虽然具备一定程度的批次化管理技术和自动化设备,但仍无法实现全进全出和全程监控,仅在出栏重和屠宰解剖环节感受到疫苗效果,其他方面感受不大。猪群免疫时有纰漏,免疫效果不稳定。
更何况,该规模的猪场还存在一个问题:疫苗选择不稳定。虽然根据自身猪场情况制定有较好的免疫程序,但仍会受经销商、动保厂家的引诱,轻易地更换疫苗类型和免疫计划,使得免疫效果更差。
2.4 较大规模自繁自养者
母猪存栏在600到1000头的猪场则会使用支原体疫苗,不过多数使用灭活疫苗,部分商品猪有尝试使用弱毒活疫苗进行滴鼻免疫,但数量很少。
原因在于:
第一,意识原因。该规模的猪场场长已经具有较为健全的防控意识,重视饲养管理和预防,因而全年使用支原体疫苗。
第二,疫苗和选择原因。一直以来,支原体疫苗的市场由灭活苗主导,且该规模的猪场场长也比较接受引种猪场的免疫计划,比较认可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猪支原体弱毒活疫苗越来越被广大养猪朋友们所认同,特别是滴鼻免疫对于仔猪的应激较小,保护度较高,价格相对便宜,因而该规模的场长会选择部分商品猪进行尝试。
第三,效果原因。该规模的猪场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动化设备,重视保育后期和育肥前期的猪只发病率,能够认识到猪支原体免疫对猪群咳喘比例、生长速度、料肉比、出栏重、肺部解剖情况等的提升。
2.5 种猪场
除个别支原体阴性场外,国内种猪场几乎均免疫支原体疫苗,且从未间断。他们通常使用灭活疫苗。基本上,种猪场不会使用弱毒活疫苗。
原因在于:
第一,意识原因。由于种猪场一般从国外引进原种猪,为了保证原种猪的品质,基本上在沿用国外免疫程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不会随意减少某个疫苗的使用。
第二,选择原因。种猪场通常从国外引种,因而也使用国外的灭活疫苗。同时,为了避免弱毒活疫苗的散毒及变异的可能性,种猪场的疫苗免疫整体都倾向于灭活苗。
第三,效益和效果原因。一方面,种猪场对于种猪的生长速度等品质有要求;另一方面,猪场对于断奶和保育仔猪的整齐度、育肥猪的咳喘比例、出栏猪料肉比、生长速度及屠企剖检情况进行检测,根据结果给予场长和员工绩效考核,因而场长重视此方面,提倡支原体疫苗的使用。
 

3 小结
从上述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前支原体肺炎疫苗在我国猪场的免疫率较低,并且灭活疫苗占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支原体疫苗的使用与猪场规模有一定相关性,但与猪场场长的理念关联性更高。笔者相信,随着养猪观念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养猪朋友们会重视这个疾病,做好支原体的免疫工作。
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猪呼吸道综合征不仅是支原体的问题,还有其他病原交叉感染,猪场应当正视猪群咳喘问题,必要时结合实验室诊断,正确防控呼吸道疾病。

(文章原文详见2018年第4期《规模e猪》)

规模e猪微信公众号 猪兜微信群二维码
发表评论:发表内容不得超过250个字,需要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