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人士谈美国进口猪肉、大豆加征关税,将如何影响养猪业?
点击: 网友评论: 时间:2018-04-08 来源:猪兜原创 作者:王恩慧
猪兜 王恩慧
中美贸易战过招
美国:2018年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认定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决定于3月23日起,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即232措施)。
中国:4月2日凌晨消息,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4月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7类128项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关税,对水果及制品等120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15%,对猪肉及制品等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25%。
美国:4月4日,美国政府发布了拟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我输美的1333项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
中国: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金额约500亿美元。实施日期将视美国政府对我商品加征关税实施情况,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另行公布。
美国:美国总统特朗普5日指示美国贸易代表考虑对中国商品加征1000亿美元的额外关税。
中国:4月6日晚间,中国商务部召开记者会回应称,如果美方公布新增1000亿美元对华征税产品清单,中方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将毫不犹豫立刻进行大力度反击。
……
 
这里只谈与养猪业有关的猪肉和大豆。自2018年4月2日起,我国对猪肉及制品等美国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同时,拟对美豆加征25%关税。这些举措将对我国养猪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猪市:心理影响大于实际
“整体来讲,我国对美国进口猪肉加征25%关税,对国内生猪市场有积极的影响。”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王祖力副研究员告诉《规模e猪》记者。
 
20180403101318937.jpg
 
近年,美国是我国进口猪肉的主要来源国家。据了解,2014-2016年,我国猪肉进口量价齐涨,并在2016年达到创纪录的162万吨。2017年猪肉进口量降至122万吨,同比减少25%,其中来自美国的占14%,进口量为16.57万吨,排在西班牙、德国、加拿大之后;2016年从美国进口的猪肉数量为21.55万吨。
国内外猪肉价差是影响进口量的重要因素。2017年,进口猪肉的成本在12元/千克左右。
在王祖力看来,2018年我国生猪市场总体供需呈现相对宽松的平衡,近几年规模养殖企业扩张,使得供给量增大,美国进口猪肉加征关税后,其进口量会下降,这对国内猪肉市场供给有积极的影响。
 “大家也不宜过于乐观。”王祖力提醒,“我国每年实际的猪肉进口量不大,与庞大的国内猪肉生产量和消费量相比,非常低。”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的猪肉进口量仅占我国猪肉产量的1%~3%。
因此,王祖力认为,如果美国猪肉进口量下降,对国内猪肉市场的实质性影响很小,但对养殖户的心理影响较大。也就是说,假如是平常年景或者不加征关税,可能生猪市场行情会更差。
 
如果中国对美豆加征25%关税,将如何影响养猪业?
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市场信息部主任王长梅在接受《规模e猪》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对进口美国大豆加征25%关税,即便我国不会因此出现供应缺口,进口大豆价格上涨将是可以预见的,而且由此还会导致豆粕及其他饲料原料价格上涨。”
众所周知,我国大豆消费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约为87%。纵观近5年中国大豆进口量,从2013年的5838万吨,持续增长至2017年的9554万吨,并创历史最高纪录,2017年同比增长13.9%,同年我国大豆产量1455万吨,同比增长12.4%。2017年,我国进口大豆的三大来源国依旧是巴西、美国和阿根廷,其中从美国进口3286万吨,占总进口量的34%;从巴西和阿根廷分别进口5093万吨、658万吨,分别占53%、6.9%。
从全球供应来看,2017年,全球大豆产量3.4亿吨,其中美豆产量1.2亿吨,约占35%,巴西产量1.12亿吨,预计2018年会达到1.16亿吨,同期阿根廷大豆产量可能从5800万吨下跌至4400万吨。
国际大豆价格优势一直是进口量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以4月4日为例,美湾大豆(5月船期) C&F价格453美元/吨,按当日汇率计算,折合2852元/吨,当日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格3300-3400元/吨,黑龙江大豆价格3400-3500元/吨。如果对美豆加征25%关税,其价格优势无疑将被削弱。
笔者注意到,近日美国普渡大学的两位农业经济学家根据情境模型计算得出中国对美豆征收10%~30%关税的不同情景。如果中方对美征收10%反制关税,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将下降33%;美国总体对外大豆出口将下降18%;美国整体大豆产量则将下降8%。如果征收30%关税,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将暴跌71%;美国总体对外大豆出口将下降40%;美国整体大豆产量将下降17%。
此前我国对自美国进口的大豆关税为3%,如果加征25%关税,意味着实际征收关税将提高至28%,参考前述普渡大学农业经济学家的设想,美豆进口量很可能暴跌70%左右,粗略估计缺口在2300万吨左右。仅从全球大豆产量来看,来自南美大豆的供应增长使得这一预期几无压力。同时,我国还可以选择从加拿大、乌克兰等地进口菜籽、杂粕等弥补豆粕供应缺口。对此,王长梅指出,“由此一来,进口大豆、豆粕及其他蛋白原料的成本势必上涨,生猪养殖成本将会随之上升。
 
 
0.png
 
实际上,由于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量占其全部出口总量的62%,我国拟提高美豆关税的消息一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5月大豆期货价格跌幅超过5%,而国内豆粕价格则应声上涨,4月4日国内部分地区豆粕(43%蛋白)报价上涨20元/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美贸易争端对大豆供应及市场的影响,暂时更多的停留在心理层面。因为首先,关税政策并未最终落下实锤,中美贸易战也还有回旋的余地;再者,每年4-9月中国进口大豆基本来源于南美,美豆销售季节在当年10月至次年3月,也就是说对当前大豆市场的实质性影响有限。
 
理性看待
2018年的养猪业可谓遭逢多事之秋,猪价持续下跌、饲料涨价、环保税开征、中美贸易战等接踵而来,见惯大风大浪的养猪人恐怕也只能深感无能为力。放开眼界,不偏听、不盲从,理性看待“大风大浪”,这是态度;始终坚持根据自己猪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生产,努力提高生产水平、控制成本,这是行动。用心经营养猪事业,不断提升效益,猪场的长久发展自然水到渠成。
 
 
00000000.jpg
 
本文由猪兜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规模e猪微信公众号 猪兜微信群二维码
发表评论:发表内容不得超过250个字,需要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